巴洛克時期
普桑﹝Nicolas Poussin﹞﹝1594 ~ 1665﹞
普桑是法國畫家。他的風格以第二楓丹白露派﹝School of Fontainebleau﹞為基礎,再加入法國皇家收藏的古代及義大利文藝復興作品的影響。1624 年赴羅馬,在這段早期奮勵努力期,他曾在多明尼基諾﹝Domenichino﹞的工作室作畫,而深受其明快構圖與冷靜色調的影響。
1629 年左右普桑得了一場重病,成為其風格的轉折點,他不再追求流行的巴洛克風格,而轉向較小的作品。在這段時期,他嘗試了很多實驗,其中之一即為對威尼斯美術的興趣,並因而融合了古典形式與絕美的威尼斯色彩,例如那件在羅浮宮的《詩人的靈感》﹝lnspiration
of the Poet﹞即是。同時主題亦由宗教轉向古典的、神話的或詩人塔索﹝Tasso﹞的作品。但是這個輓歌調的階段為期甚短。到 1633
年,他繪製具有戲劇性姿勢的群像作品,形成敘事性作風。威尼斯派色彩的影響也變為固有色的使用,而拉斐爾﹝Raphael﹞與古代的風格也成為最主要的影響。
普桑晚期的作品,有著面無表情、僵立的人物,與早期作品相較,顯得呆板而多慮,他認為一幅畫必須包含最高的道德內涵,並表現在一個能傳達其知性內涵的結構中;圖本身必須是令人愉快的。
|